幽蘭露休閒網's Archiver

lkenedyww6895 發表於 2013-2-19 23:31

柴科夫斯基 :第六“悲愴”交響曲1

本曲大概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間完成,為作者的代表作。柴科夫斯基自認為這部交響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,也是他最得意的傑作。本曲首演於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,六天之後,作者不幸染上霍亂,與世長辭。本曲終成為柴科夫斯基的“天鵝之歌”。
  這首交響曲正如標題所示,強烈地表現出“悲愴”的情緒,這一點也就構成本曲的特色。柴科夫斯基音樂的特徵,如旋律的優美,形式的均衡,管弦樂法的精巧等優點,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證,因此本曲不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、最傑出的樂曲之一,也是古今交響曲中第一流的精品。
  本交響曲旨在描寫人生的恐怖、絕望、失敗、滅亡等,充滿了悲觀的情緒,而否定了一切肯定、享受人生的樂觀情緒。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寫了人們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,但他揭示了一個永恆的真理——死亡是絕對的、無可避免的,而生活中的所有歡樂都是轉瞬即逝的。作者所體現出的這類情緒,實際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國末期,俄羅斯人民處於一種被壓抑狀況下的真實心態。
  本曲雖屬於標題音樂,但決不是針對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個人的感情描寫,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現人類共同具有的悲愴情緒而已。因此有的樂評家認為,本曲不應視為純粹的標題音樂。   

全曲共分為四個樂章:   

第一樂章 慢板,轉不很快的快板,b小調,4/4拍子,奏鳴曲形式。序奏為慢板,低音提琴以空虛的重音作為引子,由低音管在低音區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,其他樂器則如歎息般地繼續。樂曲自開始就籠罩在一種煩躁不安的陰沉氣氛中。主部的第一主題快速而富節奏感地奏出,給人以苦惱、不安和焦燥的印象。之後樂曲的速度旋即轉成行板,第二主題哀愁而美麗,有如暫時拋卻苦惱而沉入幻想中一般。本樂章的終結部十分柔美、溫和,旋律在平靜的伴奏下伸展,形成謎一樣的結尾。   

第二樂章 溫柔的快板,D大調,5/4拍子。自始自終 一貫單純的色彩,其構想似乎來自俄羅斯民謠。5/4拍子的分配方式為, 各小節的前半部分為二拍,後半部分為三拍,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樂,全樂章呈現出昏暗、低迷的狀態。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節奏,卻又蕩漾著一絲不安的空虛感。   

第三樂章 甚活潑的快板,G大調,4/4拍子,諧謔曲與進行曲混合而無發展部的奏鳴曲式。這一樂章的主要內容反映了人們四處奔忙、積極生活的景象,有人認為這一樂章體現出作者對過去的回憶。本樂章第一主題為諧謔曲式,輕快、活潑,與前兩個樂章的主題形成對比。 樂章的第二主題很像義大利南部的一種民族舞蹈音樂——塔蘭泰拉舞曲,其主要旋律具有戰鬥般的感覺,但這一主題在進行曲般的旋律中,並沒有明朗、快活的氣息,反而呈現出一種悲壯感。 這一主題旨在表現人類的苦惱爆發時,所發洩出的反抗力量。 此部分略經擴展後,再次出現詼諧曲主題而達到高潮。緊接著進行曲主題再現,樂章的終結部便在進行曲主題片斷堆積的形態下強烈地結束。   

第四樂章 終曲,哀傷的慢板,b小調,3/4拍,自由的三段體。 本樂章的主題極為沉鬱、晦暗(一般交響曲的終曲都是最為快速、壯麗的樂章,而本交響曲正相反,充分強調了“悲愴”的主題),悲傷的旋律在兩聲圓號的襯托下顯得更加淒涼。 本樂章在無限淒寂當中結束。這一樂章正如本交響曲的標題,描寫人生的哀傷、悲歎和苦惱,淒怨感人,有深沉的悲愴之美。




Peter Ilitch Tchaikovsky (1840-1893), 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,俄羅斯民族音樂與西歐古典音樂的集大成者。 十歲開始學習鋼琴和作曲。1862年入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作曲,畢業後赴莫斯科 音樂學院任教。他的音樂基調建立在民歌、民間舞蹈基礎上,所以樂曲中呈現出濃烈的生活氣息和 民間特色,他慣於採用起伏的相對主題,利用音樂形象來表現生活中各種心理和感情狀態的發展和 演變過程。
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民主精神貫穿著他全部的創作活動,他主張音樂的美,是建立在真實的 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礎上的,因此他的作品以旋律優美,通俗易懂而著稱,又不乏深刻性,他的音樂是 社會的真實寫照。透過他的藝術珍品,人們不難發現他不僅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典範, 而且是一位以音樂描繪心理活動的大師,探索著人生的奧秘。 他的作品中很多都是極其優秀的世界名曲,如歌劇《葉甫根尼?奧涅金》、《黑桃皇后》, 舞劇《天鵝湖》、《胡桃夾子》、《睡美人》和《第四交響曲》、《第五交響曲》、 《悲愴(第六)交響曲》、《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》、《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》、交響詩 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、音樂會序曲《1812序曲》等等。 [ 俄羅斯音樂巨人 ]
一、早年 彼得?伊裏奇?柴科夫斯基於1840年出生在一個礦業小城鎮裏。在那裏,他的父親是管理一個 富礦的政府工程師。雖然小鎮是那麼的粗劣、醜陋和荒蕪,但柴科夫斯基一家卻儼然是這裏的貴族: 他們有許多僕役和最華麗的地毯、圖畫和傢俱。可是小彼得沒有音樂——只有一個古老的音樂匣子的 叮咚聲和他母親的歌聲。 當他八歲的時候,全家搬回了聖彼得堡。由於他一人躲在家這樣久,以致這個性情羞澀的小男孩 發現學校生活非常艱苦。幾年後,他的母親傳染上可怕的流行性霍亂而去世,更留給柴科夫斯基 一種憂傷的心情,這在他一生的音樂中都能表現出來。 只有音樂是他的唯一歡樂。父親對他學習音樂倒不干涉,但是首先他必須答應:音樂只是一種娛樂, 而他必須以法律做為終身職業。這樣,他也不得不學習法律。當他十九歲的時候,他讀完了他的 法律課並且獲得政府裏的一個小職位。在這個時期,他曾經到處求師,盡力學習他所能學到的一切 音樂知識。但那時在俄國沒有學習音樂的環境,他的教師中也沒有一個水準高一些的。因此到了 二十一歲時,他對舒曼還一無所知,甚至不知道貝多芬寫過幾部交響曲。
二、魯賓斯坦兄弟 那時安東?魯賓斯坦創建了聖彼得堡音樂學院,柴科夫斯基第一次有了一個獲得良好音樂教育 的機會。他崇敬偉大的安東?魯賓斯坦,安東?魯賓斯坦的弟弟尼古拉?魯賓斯坦因此成了柴科夫斯基的 朋友。當尼古拉在莫斯科建立了新的音樂學院的時候,柴科夫斯基終於贏得了他的父親的同意, 接受了被授與的教師職位。 但是,魯賓斯坦弟兄並不認為柴科夫斯基會成為一個偉大的作曲家。安東不讓優秀的管弦樂隊演出 柴科夫斯基的第一交響曲,尼古拉則只是嘲笑他那偉大的第一鋼琴協奏曲。
三、不幸的戀愛與婚姻 音樂學院的日子是柴科夫斯基的不幸歲月。他那時很窮,雖然創作的作品一個接一個,卻未能 帶來金錢和名譽。他曾愛上了一個著名的法國歌劇演唱家,但那個女人隨意拋棄了他而愛上了一個 男中音。後來一個奇怪的女孩子米爾科娃竟瘋狂地愛上了他,以致可憐的好心腸的年輕作曲家擔心:假如 拒絕她的話,會毀滅了她的生命。他把自己拽進了一樁不幸的婚姻,後來那個女孩子不但離他而去, 還帶走了他的一筆錢財。
四、梅克夫人 友誼,一種人們曾經聽說過的,最奇異的友誼改變了柴科夫斯基的整個生活。娜傑伊達?梅克夫人, 一位十分富有的,有十一個兒女的寡婦,是一個非常熱愛音樂的人。她曾聽過柴科夫斯基的一些作品, 早在任何別的人相信他之前,她就認為他終有一天會偉大起來的。於是她給他寫信,告訴柴科夫斯基, 她是多麼愛慕他的作品。這時有人告訴梅克夫人,他非常窮困,為了謀生,不得不一邊作曲,一邊 花費許多時間去教學。 最後,梅克夫人勸柴科夫斯基接受她每年給他的一項津貼,使他能夠把全部時間用於作曲。 她給他這項津貼只有一個條件,那就是他們應當保證相互間永遠不見面。於是他們常常互相通信, 柴科夫斯基把他的所有計畫、希望與恐懼都告訴了她。他們從不相見,甚至當她去聽他的音樂會時, 他們也象不相識的人一樣擦肩而過。
五、走向成功 有了梅克夫人這位“紅塵知己”,柴科夫斯基得以在意大利和瑞士旅行,住在舒適的地方作曲 ——寫芭蕾舞曲、歌劇和交響曲。柴科夫斯基並不完全象“強力五人集團”那樣,力圖寫純粹 民族主義的音樂(為俄國人寫的俄羅斯音樂),他更願意表達他內心裏的東西。但他的心畢竟是 俄羅斯人的心,在他所有的音樂中,甚至在那六部偉大的交響曲中,都閃耀著俄羅斯的精神。 他的《1812序曲》是一首有代表性的愛國作品。1812年,俄國人燒毀了自己的首都莫斯科, 以使它免於落入法國侵略者手中。這部作品就是為紀念1812年莫斯科大火而建立的一所大教堂的獻禮曲。 它是在教堂前面的廣場上用一個龐大的管弦樂隊演奏的。在結束時,俄國國歌和《馬賽曲》被巧妙 地交織在一起,教堂的鐘響起,代替擊鼓的禮炮轟鳴,把音樂推向高潮。雖然柴科夫斯基本人並不太 喜歡這首序曲,認為它“太嘈雜”,但它被全世界管樂隊和銅管樂隊演奏的

頁: [1]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7.0.0  © 2001-2009 Comsenz Inc.